蹉跎岁月 砥砺人生
时间:2018-07-30 来源:市委办公室
分享到:

 ——读《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中共信阳市委副秘书长  周继昌

  一口气读完了《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意犹未尽,又把阅读时划过的重点句段,抄在笔记本上体味一番,觉得有话要说,有事要做,于是动笔写点什么。

  知青,在我幼小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听过、见过,还直接接触过,到知事、记事、懂事的时候,都有一个鲜活的印象。说真的,从大人口中,一提到知青,最多的是惋惜和叹息,也夹杂着埋怨和恨意。因为我们周边的林、茶场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知青点和重点工程(水库)的工地工棚。很小时候就和知青们一起看电影,也看他们吹笛子、拉二胡、拉手风琴,还有大合唱、“样板戏”……。也听到个别繁乎(不安分、不老实)的知青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闲话,知青似乎成了一个多义词,褒贬不一。

  后来,看了《蹉跎岁月》《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青春无敌》等知青文学和“云南事件”,才对这个群体有了全新的认知。知青之所以成为一个群体、一种社会现象,是与当时的国情不可分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历史条件下的一场政治运动,是那个年代无法回避和逆转的社会潮流,当年每个知青虽然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却有共同的际遇,他们响应号召,热血沸腾,离开城市,上山下乡,走进现实,惊异天壤之别。一切从做人的“零点”(习近平等少数家庭背景“有问题”的人从“负数”)做起,从衣食住行开始,每天向贫下中农学做农活,每天为温饱发愁,要过“跳蚤关”“饮食观”“语言关”“劳动关”“思想关”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和困难。不少人认为一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成长的断层,是人才和青春的浪费。有的迷惘、颓废,甚至走上极端的道路。而有部分人认为有了知青生活的磨难,才造就了叶辛、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刘海等一大批知青作家和各行各业的领头人,甚至产生了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赵乐际等这样的当代政治精英。据统计,当过知青的国家领导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4名,政治局委员7名;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3名,政治局委员10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这样一代人必不可少的际遇和机缘。其实,那种混合了汗水、泪水、快乐、悲伤、绝望、希望的经历,对每一个过来人都是刻骨铭心的。读了《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这些概论和说法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些认识被颠覆。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我们跳出梁家河看知青岁月,跳出知青岁月看人生际遇,无论在哪个年代,在哪种环境,做人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

  胸怀大志、以民为本,一切为百姓着想,这是习近平从一名知青到一个大队支部书记,一名党的省地县书记直至总书记终生不渝的信念和追求。习近平,一个15岁的小青年,从京城高干之家突然来到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身体上、生活上、心理上反差大,难适应,那种落寞,那种无奈,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空虚无聊虚耗,没有因为苦难而消沉,而是真正融入了梁家河的本土生活,深切了解“受苦人”的现状,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因为有了这个初心,青年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做到了“我就是一个农民”,逐渐成为人人认可的梁家河的“好后生”,也成为当年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老知青”。“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在做默默无闻的知青时,帮老百姓推车、治病、认字,用细粮馍换粗粮馍;当梁家河支书时,就带领群众打井、打淤坝、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办沼气,获得了群众“近平敢说敢担当”“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近平立志干大事,不搞形式主义”的认同,也获得了成就感,“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不简单。”“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心无旁骛,淡定从容,立足当下做事。一个小知青,一到梁家河,习近平并没有立下高大全的言行,也没有把农村插队当跳板的念头,而是面对现实,走进现实,走进生活,过四关,做个真正的农民,担水、挑柴、拉土、送粪,样样从依葫芦画瓢,到行家里手的农把式,从洗衣做饭生活自理到盖房打窑、建知青点,空暇时间、劳动间隙,也要拿出书来看一看,用精神食粮填补物质上的短缺,绝不虚度年华,成就了“靠劳动创造财富,让知识成为力量”的理念。坚定信念,相信组织,追求进步,一次又一次递交入团申请书,十次申请入党,遇到坎坷,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不消沉,而是一如既往,锲而不舍,抓住每一个机会和际遇,接受组织和人民的考验、抉择。短暂的借调冯家坪公社赵家河蹲点,即以一个基层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诚信为民,专心公事,言行一致,事事带头,受到当地组织和群众高度好评和挽留,也加大了梁家河的荐才力度,引起文安驿公社的高度重视,入党、提干、当支部书记,实现了多年的追求,又成为他一生奋斗不息的新的起点。一旦当上了领头羊,就把心思扎在队上,全力以赴,铁了心地为队里办好事,大到发展生产、创基业,小到解决家庭矛盾纠纷,近平一到,苦口婆心,大家听了、信了,因为“近平最公平”。别人开会有人打瞌睡,而近平一讲话,大家就来精神,因为近平讲话不讲大话、空话、套话,而是以理服人,处处在理。队里穷,没有钱办事,近平和队干部冒着“揪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从方便群众着手,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又增加集体收入,一举两得。铁业社业务骨干根栓因待遇比公社低,想离开时,又是近平亲自挽留,从大局和感情出发,以情动之,以情留人;打淤地坝,得到干群支持,但对村口打大坝是否可行,近平不是行政干预,强行拍板,而是搞调研,吸纳多方意见,用科学和事实说话,解决了怕洪水冲垮,劳民伤财的担忧。从1969年1月13日到1975年10月8日的推荐上大学,2800多个日日夜夜里,近平不仅和知青成了兄弟,也和随娃、灵娃、黑子、侯生、铁锁、卫庞、金莲等成为亲人。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寂寞难耐活成了蓄势待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完成了身心和灵魂的洗礼升华,直到上大学别行时,看到大家依依不舍的目光,还真心实意地说“要不,我不走了”,即使离开了,也还是深情的“我的人走了,可我把心留在了梁家河”。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当县官跑遍每个村子,当地(市)委书记,跑遍每个乡镇,当省委书记跑遍每个县市,《之江新语》《追思焦裕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当年留下的足迹,倾听着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身为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群众的生活怎么样,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职务和责任在变,以上率下,为民办事的初心一直未变,八项规定,普普通通的基本要求,带头执行为铁的纪律,亲手描绘的脱贫攻坚、科技卫生、文化教育、强国强军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更是留下总书记的心血、汗水和教诲。14个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无不体现出总书记亲力亲为的一贯本色和典范。从《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还看到:

  立志是成功的基础,

  善学是成功的途径,

  恒心是成功的保证,

  淡定是成功的常态。

  一读两书,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