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流浪地球》:给予肯定,也有希望
时间:2019-02-13 来源:望长城内外
分享到:

  这些年,我很少进电影院。最近看到网上热议电影《流浪地球》,称赞的和批评的两种意见争论得很激烈,于是我也买了一张票走进了电影院。

  一、对《流浪地球》应给予肯定

  看过《流浪地球》,我觉得,这部电影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总体上来看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我认为,电影《流浪地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成绩和优点:

  一是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完成了制作难度很大的科幻影片的拍摄和制作。电影场效气势恢宏,令人震撼,堪称是大片大制作,是我看过的国产科幻影片中特效制作最好的一部。

  二是体现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弘扬了天下为公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思想。特别是影片结尾各国救援队共同奋力推进地球发动机点火装置和刘培强(吴京饰)驾驶满载燃料的航天器冲向木星时,我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军民共堵长江堤坝缺口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情景。

  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可算是这些年来难得看到的上乘之作。

  二、对科幻文艺创作的希望

  这部电影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在充分肯定这部电影的成绩的同时,也想谈谈我对科幻文艺创作的两点希望:

  一是希望今后多搞一些具有警示和启迪作用的科幻文艺作品。

  科幻文艺作品主要具有娱乐、传播科技知识和宣扬某种价值观等功能,其中传播科技知识是科幻作品区别于其它文艺作品的特有的功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也向观众介绍了一些科技知识,但我觉得这部电影设定的太阳氦闪危及地球的情景太过于遥远。

  据有关资料介绍,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在太阳寿命的末期(大约距今50亿年后),太阳会发生非常短暂的失控热核聚变即氦闪,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和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而摧毁地球。由此可见,《流浪地球》设定的太阳氦闪危及地球的情景,最早也要到几亿年后才可能发生。就传播科技知识而言,这些知识对现在的普通人来说又有多大的用处呢?

  我不是反对科幻文艺作品传播太阳氦闪危及地球这类科技知识,而是觉得科幻文艺作品应该多传播一些现在用处大的科技知识。

  十几年前,我看过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一部名叫《后天》的科幻影片,给我很大的震撼。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进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这部影片给看过该片的人很大的震撼,也给世界上许多人强烈的警示作用。我想,对于后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签署,这部影片应该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又想,如果我们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能搞出表现雾霾生成及危害作用的科幻影片并广为播放,也许大家在那时就重视对空气污染的防治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北京城被雾霾笼罩看不见对面行人的情况了。

  其实,目前需要科幻文艺作品传播的现实意义大的科技知识有很多,如信息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环境保护、核能、海洋科技等等,如果围绕这些方面的科技知识,创作出表现其有益和危害作用的科幻文艺作品,对于人们用其利、避其害一定会起到积极的警示和启迪作用。

  二是希望文艺作品要有助于增强民众的自信心,避免助长自大意识。

  这些年来,国内有不少文艺作品刻意描写中国的落后和民众的愚昧,虽然得到一些外国人的赞赏,有的还在国际上获奖,但对增强广大民众的自信心起到了十分消极的作用。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刘培强、王磊等中国人在地球遇到巨大灾难时挺身而出,为拯救人类英勇献身的故事,对于增强广大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可能在一些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留下中国人最棒、人类需要靠中国人拯救的潜意识。

  美国的许多文艺作品特别是科幻影片,一贯宣扬美国人最棒、人类需要靠美国人拯救的思想,这实际上是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服务的。

  我觉得,虽然我们中国在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也应该积极为全人类的福祉做贡献,但我们绝不能向美国学,不能有自大的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的事情必须由各国人民自己来办,全人类的事情也必须由全人类一起来办,中国不仅没有能力单独去解决全世界的问题,而且包办代替也会吃力不讨好、没有好结果,还有可能像美国一样走上霸权主义的道路。

  总之,对电影《流浪地球》成绩和优点应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希望中国的影视和文艺工作者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幻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