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风云》告诉你:美国总统最崇拜最怕毛泽东
时间:2019-10-16 来源:魏岳江 王新华
分享到: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外交风云》第41集,有一个镜头讲述基辛格1971年7月9日至11日秘密访华后,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之时,正好毛泽东主席身体不佳之际。但毛泽东主席得知尼克松已住进钓鱼台国宾馆,他告诉周恩来总理说立即接见尼克松。当周恩来转告毛泽东主席要在中南海住所接见时,尼克松感觉有失大国身份犹豫不决,但基辛格对尼克松建议说,有可能是因为毛泽东主席身体原因,如果错过这次难得机会,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毛泽东主席了。此时,尼克松迫切想见毛泽东主席。当尼克松和基辛格乘坐车去中南海途中,尼克松对基辛格说:“见到毛泽东主席有点胆怯,不知说啥”。由此可见,当时美国是世界强国,其总统见毛泽东主席都感到恐慌,不言而喻,毛泽东主席在美国总统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到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历时2年零9个月,在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相差十分悬殊的条件下,适时调整战场决策部署,采取灵活机动战术,扬长避短,避强击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与强敌打近战夜战,辅之以各种敌后穿插迂回、分割包围等战术,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真理,如毛泽东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中新网记者全球采访时发现,全球军政首脑、战略家、军事家都非常崇拜孙武与毛泽东。尤其是美国有的决策者认为,孙武和毛泽东,一位是中国兵法的先驱者,一位是中国兵法的伟大实践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评价说,《孙子兵法》问世已两千余年,然而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兵法至今依然是一部军事思想经典。20世纪中国内战时期,毛泽东出神入化地运用了孙子兵法。的确,孙子兵法说“弱生于强”,毛泽东同志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孙子兵法说“奇正术”,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提出游击战、运动战。可以这样说,在孙子兵法运用上,毛泽东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界。

  高超的指挥艺术、灵活机动的战法,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抗美援朝战争后,美军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是败在武器装备技术上,而是输在指挥艺术上、战略指导上,说白了就是没有领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真谛。至此,美军开始掀起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之道,军校学员也把孙子兵法作为活教材,温故而知新。越南战争后,美国国防部一直在总结战败教训,他们反复研究当初强大的美军为什么会在小小的越南战场吃尽了苦头,以至于最后陷入战争的泥潭,更让一批美军学者去思考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精髓,从而促进美军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形成以约翰·博伊德为代表人物借鉴孙子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作战理论体系。此后,美国国防官员定期接受外部专家提供的咨询报告,定期组织美军学习中国《孙子兵法》和古希腊人色诺芬的《远征记》等古典名著,让美军接受古人的教诲。《中华儿女》2008年8月刊文章称:海湾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将领中流传着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经过有关方面颇费一番周折后,才搞到一本英文版的《孙子兵法》。经核实,这本并不是原版《孙子兵法》,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汉章在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官时,在院长刘伯承元帅授意下写成的《孙子兵法概论》。至此,陶汉章将军的名字在美国军界名声大震。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我军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历次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中国革命战争和反对外敌战争中,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形成了许多以劣胜优、克敌制胜的以谋取胜、以智胜敌的光辉战绩。如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围城打援、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等。所以,在美国军事家看来,朝鲜战争的失败,关键输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上。他们特别佩服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艺术,因为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伟大领袖,更是世界伟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成功邀请美国原总统尼克松访华,从而缓和了中美矛盾,中美建交这条大船开始破冰起航。美国原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1965年,漂泊海外多年的国民党李宗仁夫妇及其秘书、桂系智囊程思远夫妇回国定居后不久,在毛主席亲自接见他们时说:美国原总统肯尼迪在遇刺之前,一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毛主席选集》。1961年,肯尼迪要求美国陆军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可见当时中美还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肯尼迪还能收藏《毛主席选集》,引用毛主席名言,从中看出其对毛主席的崇拜。据说,美国原总统奥巴马也是一位毛泽东的粉丝。

  时至今日,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美国在研究机构、人员、资料以及出版物的数量方面领先。美军准将格里菲思曾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浓厚兴趣,翻译出版了毛泽东论《游击战》。美国西点军校要求学员除了学习《孙子兵法》外,更要学习毛泽东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理论和实践。美国空军学院制空研究学院开设了一门有关对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基础课。  

  【附录】   电视剧《外交风云》: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作者:苗 春;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交题材史诗巨制《外交风云》9月19日登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优酷、腾讯、爱奇艺同步播出。此前,不少书籍、纪录片、影视剧对新中国外交战线有所反映和表现,《外交风云》首次全景式呈现了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是怎样突破层层封锁完成破冰之旅登上世界舞台,是怎样团结各方朋友先后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又是怎样与对手台前幕后博弈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尊严和利益,《外交风云》为观众一一揭秘。

  该剧一开篇展现的就是收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电台、炮击英国“紫石英号”战舰的精彩事件,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不仅如此,从将军大使的挑选到联合国舌战杜勒斯;从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到参加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从与赫鲁晓夫论战,制造“争气弹”,到炮击金门打碎美国企图托管台湾的阴谋;从打开西门中法建交,到出访非洲广交朋友;从尼克松访华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剧中都有所呈现。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赞该剧“完成了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新突破”。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该剧“有着影视作品中少见的历史真实感、对史诗品格的自觉追求和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新努力,是新中国外交的史诗”。

  《外交风云》采用纪实风格,剧中出现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斯大林、杜鲁门、戴高乐、尼克松,世人皆知,如何把这些人物塑造好,成了主创面临的首要难题。导演宋业明说,挑选演员时,国内部分演员要求是国内一线,形神兼备;更复杂艰难的是挑选出演剧中各国领导人的演员。最终,各国领导人演员基本都是从本国寻找,以保证演员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政治历史、风俗文化有准确的理解把握和体现。唐国强此前已40多次饰演毛泽东,但他表示出演这部戏中的毛泽东仍然让他倍感压力。为塑造好角色,每场戏他都反复揣摩,尤其在塑造晚年的毛泽东时,从衣着举止到表情神态,设计了很多感人的细节,力求展示出人物的精神特质。他说:“《外交风云》跟共和国的历程、命运紧紧相连。我有一种使命感,有责任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领袖更全面、更深刻地刻画出来。”

  这部剧还涉及大量地标性建筑场景,如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苏联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法国总统府、瑞士万国宫、联合国会议大厅等。剧组美术部门专门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工程装修队,按照1:1的比例,搭建了380多处拍摄场景。《外交风云》讲述的是全世界的故事,为确保拍摄质量,剧组先后在烟台、北京、海南、大连等多地取景拍摄,还辗转俄罗斯、法国、瑞士、美国等多国。据不完全统计,剧组制作的服装多达上万套,参演的中外演员达5万人次。 剧组规模之大、创作难度之高令人瞩目,但最终主创们完成了这一鸿篇巨作。

  编剧马继红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了这段辉煌的历史。他们是最好的编剧,用非凡的智慧和澎湃的激情,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史诗。”总出品人赵依芳说:“我为能把这一段恢弘壮丽的历史搬上荧屏而激动。它不仅是一段历史和故事,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于这个时代深刻的情感记忆。我们怀着感恩和敬畏之心,投入这部戏的艰苦创作,坚守初心,向伟人致敬,向外交事业致敬。”

  魏岳江,驻京某部军事爱好者,人民网、中华网设有谈兵专栏;王新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