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我和党办的故事”优秀讲稿选登(郑蔚,李乐春)
时间:2020-11-03 来源:市委办公室
分享到:

1

  心怀信仰,做合格党办人

  综合三科 郑蔚

IMG_6737

  我是淮滨人,从大学刚毕业的20出头,到2019年年底,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淮滨度过的,所以第一个故事,我想讲讲淮滨。

  淮滨是一个被誉为“淮上江南,梦里水乡”的地方,三面环水,最早的名字,叫乌龙集,最有名的酒,是乌龙酒。我到淮滨政府办工作的时候,总书记刚刚在河南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先后出台,东部地区部分产业正在加速往中西部转移,淮滨县刚好处于这几个国家战略的交汇处,正是一个县城奋起腾飞谋求发展的绝好时机。我当时负责政务信息工作,信息是连接党中央“最初一公里”和基层“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用手中的笔,把上级党委各项安排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的信息准确迅速传达到上面。

  带着这个想法,我先后撰写了《淮滨县着力推进开放招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等多篇专题信息,均被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快报》采用。这让我感到,上级对这些东西是感兴趣的,他们一定迫切地想知道,上面的政策基层是怎么落实的,落实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那几年,我累计上报各类信息将近四千条,几乎把党中央国务院最关注的所有选题都写了个遍,跳出淮滨看淮滨,以党办人的视角,在改革与开放多个历史机遇交织碰撞中展示一个最基层、最真实的河南。

  第二个故事,是前几天刚刚发生的。那是国庆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正准备回家,一个陌生号码打过来,接通后,是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我是陈学信的孙女,我爷爷想跟你说说话。”随后,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喂,是郑蔚吗?我是陈学信,快过节了,我们怪想你,想跟你说说话。”陈学信是我帮扶的贫困户,几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家里生活瞬间陷入困顿,村里为他们上了低保。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儿子儿媳先后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一家子的生活正向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奔去。拿着电话,我好像又闻到村里散发着雨后泥土清香气息的空气,想起了那些炎炎烈日下骑着村会计的电瓶车赶往陈爷爷家的日子。

  说实话,这个电话让我很意外,因为我并没有为他们做过太多事,却让他们惦记了这么久。唯一做的,是从2018年6月,一直到2019年年底,以几乎每周一次的频率走访陈学信家将近80次,累计行程3300多公里,为他们落实各类政策年均10余项,其中兑现各类政策性补贴年均7780.62元。陈爷爷说:“你们都是好同志。”这让我很惭愧,我只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征途中,千千万万奔赴基层扶贫一线的一名普通党办人,把党的好政策“搬到”了贫困户家里而已。这也让我明白,一言一行中见党委,一件民生小事里就藏着一个中国。在党办的这些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那是党办人的责任,我们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

  我从“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的淮滨,走到“茶香天下”的信阳,一路走来,是那些年真正走在田间地头、体会基层百味的党办经历铺就了我脚下厚重的道路,是多少个夜晚通宵达旦的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脚步,也是我身边很多很多优秀的党办同志让我明白,那些写进书本里的忠诚、干净、担当并不遥远,那些信仰与信念一直在熠熠生辉!

  今天,当我站在市委办的工作岗位上,我要感谢党办,感谢这些年的党办经历让我明白,“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我,也将以党办人的名义,继续捍卫党办的金字招牌,“在市委大楼上看问题,在贴近基层中找感觉”。因为,党办的同志,不仅要“写天地之辉光”,也要“晓生民之耳目”,不仅要在大局高度站好队,踏好步,也要“螺狮壳里做道场”,紧扣民生脉搏想问题、出实招;也因为,党办的同志,唯有踏准时代步调,深耕厚植,励学笃行,才能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党委的主张穿过市委办公大楼,在实现“两个更好”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我们的党办力量!

  信仰点亮青春 奋斗不负韶华

 市委政策政研室 李乐春

IMG_6779

  不知不觉从乡镇党政办,几经辗转,又回到党办系统,一路走来,有汗有泪、有甘有苦、有悲有喜。值得庆幸,正值青春年华的我,在党办度过了忙碌充实、倾心奋斗的时光,感恩党办带给我能力的提升、成长的历练、信仰的坚守,让我逐渐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望走过的路,很多点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2013年9月,到洋河镇上班的第一天,镇党委书记说:“小李,先到党政办历练历练。”在党政办的第一项任务,起草《洋河镇土地流转实施意见》,为了体现工作效率,我简单收集了一些资料、咨询了几个村长埋头就写,因对政策不熟悉、对镇情不了解,整整熬了两个通宵才拿出初稿。交稿时满以为会得到肯定,结果领导委婉地提出,先逐村摸排情况,再借鉴成熟经验,然后结合实际起草,这意味着我辛苦的成果成了废纸。顿时,失落感、自卑感涌上心头,“太没用了”“太草率了”。痛定思痛之后,我调整工作方法,按照收集资料、逐村走访、归纳整理等步骤着手,每个环节都稳扎稳打,反复修改后拿出了高质量的意见。经过一年的磨炼,我克服了急躁心态,提高了写作水平,也认识到干好党办工作特别是文字工作,抄不了小路、走不得捷径,只有积跬步才能至千里。

  2015年6月,初次分管办公室工作,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领导赋予重任,忐忑的是怕担不起这份重任。一个盛夏的中午,镇长打电话说,美丽乡村观摩点简介的数据不是最新的,我心中一愣,材料是村里准备的,经办公室小吴校对,而我还没审核,于是赶紧向镇长报告是我工作的失误,马上核准数据。挂了电话,我向小吴了解情况,小吴说:“村里材料上就是这些数字”。我当面指出:“小吴,你出了两个纰漏,都与态度有关,一个是把关不严,材料没有认真校准;另一个是担当不够,出了差错推到村里。”认识到错误后,小吴心情有些低落,我又安慰道:“才上班出差错很正常,同一问题不重复出现就是好同志。”事后,我也认真反思:做好工作,带好同志,既要认真较真,又要宽容宽松,这样才能创出模范部门、带出过硬队伍。

  今年元月,刚到办公室报到,新冠疫情就迅猛袭来,科室没有全员上岗,各种任务应接不暇,同事们每天都是早上不见太阳出门,晚上伴着月亮回家。面对强度大、节奏快的新工作,我在统筹文件运转、文稿起草、信息报送等方面有些吃力,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中甚是苦闷,以至于对自我产生了疑惑。而让我茅塞顿开的是,谢秘书长在新招录人员座谈会上提出的,让我们练就的“四种能力”,即:辨别政治方向能力、驾驭工作全局能力、凝聚人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听后,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能再沿用乡镇和县区的工作方式了,环境变了、任务变了,工作要求也在变,要以“四种能力”鞭策自己、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党办人的初心、使命和信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党办路,一天接着一天干好党办事。

  漫漫耕耘路,悠悠党办情。正是这些难忘的点点滴滴,串起了我的党办岁月,筑牢了我的坚定信仰,点亮了我的青春时光。七年弹指一挥间,于我而言,它既漫长又短暂,既平淡又特别,还有很多的故事值得回忆,也有更多的未来值得期许。都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想说“有信仰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有信仰的奋斗才是最有价值的奋斗!”

    供稿:人事科  编辑(摄影):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