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指示,突出问题导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做好调研设计,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原因,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解决问题。
一、以问题为导向做好调研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奠定谋事之基,探索成事之道,做好调研设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确定调研的主题和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调查研究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找问题、在实践中析原因、在实践中谋对策、在实践中出实招、在实践中求实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的设计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奔着问题聚焦,一切针对问题出招,一切向着解决问题发力。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调研设计需要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立足于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增多的不确定、难以预料的因素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应对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和更加严峻复杂的困难和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调研设计。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调研设计需要密切联系工作实际,提高聚焦问题的精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我国幅员辽阔、国家机构众多,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不同领域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不同部门存在的问题迥然相异。做好调研设计需要各地各部门坚持工作需要,着眼本地实际,立足部门职能,实事求是地开展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开展哪种调研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地域特征和部门职能,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来研究确定。总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调研设计,才能避免陷入从认识到认识、从方案到方案、从概念到概念的误区,才能避免把调查研究停留在口头上、表现在形式上、呈现在报告上、止步于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二、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原因
突出问题导向做好调查研究既需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也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把原因分析全面、分析具体、分析透彻,这需要将多种方法充分运用到调查研究当中。一是充分运用以归纳思维为逻辑基础的分析方法。比如充分运用比较法,在重视不同背景下工作实践之间的差异与不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处于不同背景下的工作实践的共同点的追寻,以同类或异类、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来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 进而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的工作实践提供指导。比如运用因素分析法, 对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部门工作有效开展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将其作为理解各地、各部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的一种方式,为寻找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工作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充分运用以批判性思维为逻辑基础的分析方法。比如运用以“质疑”为基本态度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不以证实为目的而以质疑为目的, 即研究方法以“证伪”而不是“证实”为出发点而确立方法论原则。在这种原则下, 分析原因的目的将不再是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规律与工作经验, 而是对已获得的工作经验进行批判与反思。也就是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更多关注的不是所存在问题间的共同点, 而是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的差异与不同。三是坚持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调查研究中要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全面、分析准确、分析透彻,不能坚持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既要坚持分析性思维, 也要坚持综合性思维, 既需要科学思维, 也需要道德思维, 既需要逻辑思维, 也需要辨证思维, 要坚持多种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事实证明,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多种方法的灵活、综合运用,才能不断超越固有的思维模式, 才能实现对问题和原因的全面把握、深入分析、深刻理解,才能不断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才能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由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
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解决问题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做好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需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增强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尽量实一点、更加稳一点、感情真一点。提出对策站得高一点,需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把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大的空间中去谋划推动解决。要明确大小,积小为大,先易后难,变难为易,通过局部问题、微观问题的解决,推进宏观问题的解决和全局工作的开展。提出对策看得远一点,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做到明确远近,由近及远,先后有序。既要提出长远目标,也要明确具体任务,更要制定务实举措,做到立足当前见成效,着眼长远利发展。提出对策想得深一点,需要明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处理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解剖有代表性的“麻雀”,深入研究具体典型和特殊案例,从中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对策尽量实一点,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避免“花拳绣腿”,拥有“真材实料”,要避免“纸上谈兵”,做到脚踏实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真正做到听真话、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提出对策更加稳一点,需要正确认识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发展规律、真心尊重发展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统一。宜稳戒急,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才能在历史潮流中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提出对策感情真一点,需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需要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